新型的“劳务派遣”在我国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派遣机构(劳务公司)与派遣劳工(劳动者)建立劳 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作为一种新型而较为灵活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务派遣所具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从用工需求方看
其一,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人事管理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通过劳务派遣,用人单位的信息搜寻成本、治理成本和培训成本降低为零。企业只需将用人的条件向派遣机构提出来即可,具体的招聘、管理和培训工作都由派遣机构负责完成。生产成本变得固定和可预见,不确定性导致 的各种风险,如跳槽、招工容易辞退难、违约等将会得到控制和转移。企业只需根据工作标准、工作时限、工作任务与派遣机构谈判总体费用,具体每位员工的工资和福利等生产成本以及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和违约的处理等管理成本,均由派遣机构确定。
其二,使企业用工制度更加灵活。企业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用工。为适应市场的新变化,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用工机制,从而可以减少企业“应雇而未雇”或“应多雇而少雇”现象的发生,提高雇工效率。
其三,有利于企业聘用贤人,“短中择长”。在受派遣的员工和客户企业双方进行互相选择时,企业对满意的员工可重点培养,而后转为直接雇用,实现人力资源使用中的续短为长,提高双向选择的用工意愿。
从供给方看
劳务派遣变零散、无序的外出务工为有序、有组织的行为。劳务派遣机构的出现,将原有零散的外出务工形式变成有组织成规模的派遣形式,形成职业介绍、岗前 培训、输出安置的用工流程,并负责社保的缴纳、工资支付、权益维护等事宜。这样,减少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降低了受雇风险和成本;改变了农村剩余劳动 力进城务工主要通过投亲靠友、老乡带老乡等原始手段,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也为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创造了条件。
劳务派遣满足了劳动者对灵活多样化就业方式的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体制的转化,就业人口的高学历比例大幅提高。这意味着想发挥自己专业技术的人增多起来。这些人的适应能力大多都比较强,不愿意被特定的岗位或单位所束缚,希望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到适合发挥自己技术特长的企业就职,以获得丰富的阅历、更好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他们成为劳务派遣方式的又一供给者。实际上,未来雇用政策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去满足劳动者对就业方式不断多样化的需求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企业对灵活用工的需求,尽可能减少摩擦性失业。劳务派遣这种雇用方式有望在减少摩擦性失业、调节劳动力供需错位方面成为调节系统之一。
从劳务派遣机构的功能看
劳务派遣机构充当了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担保人。劳务派遣机构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充当了供求双方的担保人,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供求双方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从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的作用看
当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时,正规部门就业岗位相对减少,会促使更多的人通过非正规部门寻求就业,使严峻的就业形势得到缓解;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通过劳务派遣可以实现社会对劳动力的分享,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配给。从长远看,发展劳务派遣有助于缓解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就业结构扭曲的问题。
劳务派遣越来越为用工单位和企业所欢迎,其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无论是对用工单位还是对劳动者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工作方式。